乙脑疫苗副作用 乙脑疫苗副作用有哪些

乙脑疫苗副作用有哪些

宝宝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后,需要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在此期间,你需要观察他是否会有异常反应情况,确保一切正常后再离开。宝宝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后最好适当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同时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宝宝打乙脑疫苗后有什么不良反应呢?首先表现为发烧.轻度为37—37.5℃,中度为37.6—38.5℃,39℃以上为重度发热.除此之外,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反应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乙脑疫苗副作用有哪些吧?

打完疫苗后,一般没有反应,个别有反应的,在24小时左右出现的症状,需要观察:

1、发烧:伴有37~39℃都有可能,通常在24内退烧,持续3天以上的,可用在医嘱下药物退烧,有高烧不退的,一定要立即就医。

2、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的症状。

3、在接种的部位会有红肿、热疼的症状。严重的会引起附近淋巴管发炎。局部红肿较重,可用早晚各一次热敷(卡介苗疫苗红肿千万不能热敷),5分钟一次。

乙脑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接种时间应在流行季的前一个月完成。

2、有过敏史、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先天性免疫缺陷、癫痫等都不能接种。

3、接种后不要立即回家,在医院观察个30分钟,顺便休息一下。

4、打针后2~3天不能剧烈运动。注意体温的变化。

5、要注意打针部位的清洁,但24小时内不要洗澡,防止感染。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乙脑疫苗副作用有哪些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婴幼儿疾病的知识,那就继续浏览本网孕婴安全知识库中的内容,让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

接种乙脑疫苗的副作用,乙脑疫苗的不良反应

乙脑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乙脑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染,宝宝的身体免疫力差,就很容易被传染,所以,在乙脑高发的时期,小孩子们会打乙脑疫苗。乙脑疫苗能帮助宝宝抵抗乙脑病毒,但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那么,乙脑疫苗有什么不良反应?

1、乙脑疫苗的不良反应

灭活疫苗:首次接种时不良反应较少,但多次加强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减毒活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包括局部反应和轻度的全身症状。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有发热,一般均在38℃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

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

2、注意事项

1、乙脑疫苗接种应注意,疫苗接种应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完成。

2、乙脑疫苗接种要注意在启开小瓶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如在使用疫苗时发现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块状物、小瓶有裂纹或溶解前疫苗变红时均不可使用;疫苗溶解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对用不完的要废弃。

3、8个月龄以上的健康儿童以及来自非流行地区的其他健康人群均为接种对象。

4、本疫苗不良反应较少,乙脑疫苗接种注意有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的发热反应,但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偶有散在皮疹出现,一般也不需要特殊处理。

5、乙脑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儿童的接种方法是首次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5毫升;2岁时加强注射0.5毫升;7岁时再注射0.5毫升,以后就不再免疫;其他人群的接种方法可参考儿童的免疫程序进行。

6、患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及心、肝、肾等疾病,体质衰弱、有过敏史或癫痫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和孕妇均不可注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这是乙脑疫苗接种注意事项需特别注意的。

上面儿科专家,为我们简单介绍了宝宝在打完乙脑疫苗以后出现发烧要注意的问题,如果出现发烧的情况,需要立即给宝宝服用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效果也是不错的。现在,准妈妈们是不是已经了解了打完乙脑疫苗发烧怎么办了呢?

3、乙脑特点

(1)易感性

人对乙脑普遍易感,隐形感染率达53~90%,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小婴儿由于母体的抗体通过胎盘传递,体内的免疫力可维持3~6个月,故感染后发病较少,病情较轻。

(2)流行特征

乙脑各年龄均可发病,以10岁以下,尤其2~6岁儿童发病率为高。由于儿童广泛接受预防接种,发病年龄有所变迁。

乙脑在中国的流行有三个显著的特点:①严格的季节性,主要限于夏秋季(6~10月),流行高峰在8~9月,南方和北方地区可相差10天左右。②病例呈高度散发。③分布范围广,除西藏、青海、新疆三省区为非流行区外,其它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近十几年来,由于气温、降雨量及南部沿海地区登革热的流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乙脑疫区有明显的北移趋势。

(3)发病机理和病理

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侵入机体后,先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然后进入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病毒是否侵入中枢神经系统,除与病毒量和毒力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机体的抗病能力。绝大多数感染者由于机体防御能力健全,病毒被迅速消灭,临床呈隐形感染或轻型感染。部分病人由于病毒经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呈显可爱染。

出处:硅谷生活网

网址:https://guandaoshutong123.com/?id=121

您的支持是对博主最大的鼓励,感谢您的认真阅读。欢迎转载,但请保留该声明

评论

访客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硅谷生活网 ICP备案号:京ICP证2018032173号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您的支持是对博主最大的鼓励,感谢您的认真阅读。欢迎转载,但请保留该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