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最新好消息?怎样治好糖尿病

怎样治好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并呈现年轻化趋势,生活方式快速改变,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快速增长是2型糖尿病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前认为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然而,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给糖尿病治疗带来更多选择。

治疗糖尿病使其缓解的治疗路径有以下几个临床方案:

一、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患者需要维持一生的课题,结果显示病程 6年内的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糖尿病缓解率为 46%,且减重越多,糖尿病缓解率越高,当体重减轻≥ 15 kg时,2型糖尿病的缓解率可达 86%。所以超重/肥胖的 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减重≥5%,减重越多越可获得更好的代谢疾病控制,提高糖尿病缓解的机会。

二、药物治疗

减重干预 3个月无法获得至少 5%的体重减少患者,需要调整干预措施,若生活方式干预失败,则应考虑药物与手术治疗。推荐的减重药物主要是奥利司他(其他药品在我国未获批上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类药物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症,尽管两者目前在我国未批准减重适应症,但已获批降糖适应症而广泛应用。

对于严重高糖状态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可以先使用短期(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实现缓解。多项研究表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新被诊断出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其中66. 2%的患者糖尿病缓解。因此,对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如在诊断初期存在严重高血糖,并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或出现酮症酸中毒,推荐短期给予胰岛素治疗。

三、减重手术

对于 BMI≥35(BMI=体重÷身高²)的2型糖尿病患者(亚裔≥32. 5),可考虑采用代谢手术以缓解2型糖尿病。代谢手术方法包括多种,目前最常用的包括袖状胃切除( LSG)及腔镜 Rouxen-Y胃旁路术( LRYGB)。相比生活方式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减重不理想的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手术干预结合药物治疗的患者能够在3年内实现糖化血红蛋白≤6%。其中行胃旁路术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缓解率可达 38%,行胃切除的患者缓解率可达 24%,而单纯药物疗法缓解率仅为 5%。

四、内镜下介入疗法

如果患者BMI≥37,那么由于肥胖患者手术并发症风险高,需要先实现 10%的减重目标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疗,这也意味着减重手术不是人人都能做,需要达到一定的BMI值等,需要符合其严苛的手术指征,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除一部分不满足手术指征无法手术的患者外,还有很多患者对减重手术需要改变脏器结构而望而却步。目前国内已有创新型内镜下介入治疗技术——“胃转流支架系统”,不同于手术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其可以通过无痛胃镜进行“胃转流支架系统”的置入膜管,隔离食物与肠壁,食物从膜管中通过,从而减少肠壁吸收。据目前临床结果显示3个月后取出,患者体重、糖化血红蛋白、肝脏硬度等代谢性疾病指标均得到显著下降。

总之,糖尿病缓解状态并非永久,处于糖尿病缓解状态的患者仍需每年随访,确定糖尿病缓解状态的存续。迄今为止,没有 T2DM被治愈的证据。 T2DM缓解后,即使诱导缓解的措施仍被保持,但仍有部分患者的血糖水平可再次升高至需使用降糖药物控制的水平。因此,2型糖尿病缓解的患者仍需定期随访,最好每 3个月、最长不超过 1年检测 1次糖化血红蛋白。

参考文献:

刘烨,王海宁. 2021年ADA/EASD《糖尿病缓解专家共识》与《2022年ADA糖尿病指南: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肥胖与体重管理》解读——糖尿病缓解的定义与治疗策略[J].临床内科杂志,2022,39(5):299-302. DOI:10.3969/j.issn.1001-9057.2022.05.003.

有个朋友得的是1型糖尿病,有治愈的希望吗

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目标是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即尽可能避免严重的低血糖发生)和满意控制代谢水平(即积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年龄较大的患者也可加用二甲双胍和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胰岛素按药效长短分类:

1、超短效:注射后15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1~2小时。

2、短效(速效):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2~4小时,持续5~8小时。

4、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持续24~36小时。

5、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且起效快(30分钟),持续时间长达16~20小时。

市场常见的有30%短效和70%中效预混,和短、中效各占50%的预混两种。

可以配合蜂胶一起于糖尿病。蜂胶对于糖尿病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血糖,原理是通过本身的抗炎、免疫、抗氧化的特性,恢复一部分的胰脏功能,使胰岛细胞损伤得到修复,功能有所提高。蜂胶以及其所含的一些物质,对于延迟糖的吸收,以及延迟或者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都具有很大的意义。蜂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治疗难点在于蜂胶本身的提纯度比较低,所以在临床上应该谨慎的、合理的使用。蜂胶除了控制血糖之外,还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以及保护肝脏等一系列对人体有益的作用。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粒,温开水冲服

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出处:硅谷生活网

网址:https://guandaoshutong123.com/?id=123

您的支持是对博主最大的鼓励,感谢您的认真阅读。欢迎转载,但请保留该声明

评论

访客

Powered ByZ-Blog. Copyright@硅谷生活网 ICP备案号:京ICP证2018032173号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您的支持是对博主最大的鼓励,感谢您的认真阅读。欢迎转载,但请保留该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