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医治疗 黄元御名方
黄元御名方***一剂治失眠***
探索失眠良方:黄元御的独特见解</
在寻求健康之道的旅途中,失眠常常困扰着许多人。小水牛(公众号作者)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失眠背后可能的病理机制。原来,运动过量和情绪波动导致的失眠,症状如喉咙痛、咳嗽和疲劳,可能源于胃气不降,进而影响肺金收敛与相火的正常运行。黄元御的治疗智慧在于他并非盲目补火,而是巧妙地运用寒药清热,如茯苓、麦冬、法半夏与甘草等,形成了黄老金鼎汤的失眠方。
这一剂药的神奇在于,它不仅显著缓解了失眠症状,小水牛虽然在服药后感到头痛,但这正是药效发挥的信号。中医讲究治本与治标并重,强调中药的苦涩背后是深入病灶的治疗,关键在于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既能清热止痛,又不局限于单一疗法。
黄元御的智慧不仅限于此</
相火不降失眠的解决方案</
深入理解中医理论,不只局限于失眠,黄元御还分享了带状疱疹的高效方、常见药误用的警示、舌诊图谱的解读等,涵盖了广泛的健康话题,如引火归元法、咽喉疾病疗法等。
他的理念是追求中医养生的至境,关注中焦不通的解决,以及如何通过饮食调整和减肥来维护健康。
除了理论,他还提倡结合现代科技,如CCTV的健康讲座,如郝万山的《健康说》系列,为观众提供实用的健康知识。
通过小水牛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黄元御的名方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融入了丰富的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他的智慧在于寻找病症背后的根源,引导我们走向健康的康庄大道。
总结</
失眠不再是一场无解的夜晚挣扎,黄元御的名方提供了独特的治疗视角。理解中医的治本之道,灵活运用药物,我们就能在健康之路上走得更远。想要了解更多,不妨关注公众号,一起探索更多中医养生的宝藏。
治疗失眠的中医疗法
治疗失眠的中医疗法
治疗失眠的中医疗法,很多人一上了年纪,就会出现各种的毛病,例如失眠,失眠会严重影响我们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我们可以考虑一些方法来解决,例如治疗失眠的中医疗法,你学会了吗?
治疗失眠的中医疗法1疗法一:方药
中医把失眠分为7型,不同的'类型,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疗法二:针灸
治疗失眠,所针的穴位包括:内关、神门、安眠、足三里、后溪。
疗法三:耳针
医师将按照失眠者的症状,用王不留行籽贴在耳穴的心、肾、神门、皮质下或脑的穴位。
王医师说,失眠情况不严重者,可以在家自行用绿豆或凤仙花籽,以胶布贴在耳后的安眠穴,有助于安眠。
疗法四:食疗
1、参味汤材料:太子参20克、五味子30克。
做法:煎后加糖浆,每次服15毫升,一日两次。
功效:治失眠、心慌乏力
2、生百合汤材料:生百合100克
做法:生百合加水500毫升,文火煎煮后加适量白糖,分两三次服用。
功效:适用于病后余热未清,心阴不足的虚烦失眠。
治疗失眠的中医疗法21、肝郁不化火
症状:不寐兼有心烦易怒、头涨、目赤、口苦、胁痛、小便黄、大便秘结。
治疗:龙胆竹叶粥——龙胆草10克,竹叶15克,白米100克。先水煎龙胆草、竹叶,过滤取汁,备用。白米加水煮粥,半熟后加入药汁,煮至米烂粥稠,加冰糖适量调味,代早餐服食。
功效:方中龙胆草主泻肝经实火,龙清泄肝胆有余之火,使不上炎。竹叶清心除烦。服用龙胆竹叶粥,可使肝火降,神自安,不寐愈。
2、痰热内扰
症状:不寐兼有头重、胸闷痰多、恶食嗳气。
治疗:竹沥粥——淡竹沥汁30克,粟米(即小米)100克。先煮米做粥,临熟下竹沥汁,搅匀,代早餐服食。
功效:竹沥甘寒滑润,能清心、肺、胃三经之火而涤痰除烦,定惊安神。小米性味甘凉,为治内热不寐的佳食。合而为粥,适用于痰热内扰的不寐,其效灵验。
3、阴虚火旺
症状: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口干津少、腰酸梦遗、五心烦热。
治疗:玄参百合粥——玄参15克,百合30克,合欢皮15克,粳米100克。先水煎上3味药,取汁,加米煮粥,晨起做早餐食之。
功效:玄参为滋阴降火要药。百合滋阴兼清心安神。合欢皮为治虚烦不寐之妙品。诸药合之,使阴虚除,心火降,志得宁,眠亦酣。
4、心胆气虚
症状:不寐兼有心悸、多梦、易惊醒。
治疗:酸枣仁粥治——炒酸枣仁20克,牡蛎30克,龙骨30克,粳米100克。先煎酸枣仁、牡蛎、龙骨,过滤取汁,备用。粳米加水煮粥,待半熟时加入药汁,再煮至粥稠,代早餐食。
功效:酸枣仁补益肝胆,滋养心脾,为治疗心胆气虚、惊悸不眠之良药。牡蛎、龙骨用于心悸不安、胆怯惊恐、烦躁不寐,功效卓著。合而为方,有镇心、定志、安魂之功,故对心胆气虚之不寐,功效颇捷。
5、心脾两虚
症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体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
治疗:莲子桂圆粥——莲子肉50克,桂圆肉30克,糯米60克。加水同煮成粥,做早餐食之。
功效:莲子功专养心、益肾、补脾。桂圆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而安神,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不寐。此粥适用于劳伤心脾、气血不足之不寐,颇有效验。